今年早些时候,香港交易所参考气候相关财务资讯披露工作组的建议报告发布了咨询文件,用以修订报告指南,从而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将其他重要因素纳入ESG报告。咨询文件所建议的修改如下。

刊发ESG报告的时限 – ESG报告应与年报同时发布
市场一直批判现时刊发ESG报告的时限(可长达七个月)太长,会导致报告中的资料过时,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得更新资讯。有意见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在刊发年报和账目时同步刊发(亦或在之后尽快提供)ESG数据,务求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公司业绩及长期前景的更新、更全面的资料。
ESG报告无纸化 – 《上市规则》应更清楚的定义发行人无须寄发ESG报告印刷版给股东,除非个别股东提出要求
部分ESG报告并非作为年报内的一个版块进行发布,因此发行人毋须提供印刷本以节约用纸。不过,基于ESG方面的资料愈益重要,发行人在联交所网站及其集团网站登载ESG报告后有必要通知股东。
管治架构 – 披露董事会对企业ESG的监督、ESG相关问题的识别和管理,以及为实现ESG相关目标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由于投资者期望董事会对发行人的ESG策略以及重要ESG事宜的处理和汇报均有所监察,因此报告应详细披露董事会对ESG问题的相关治理方法。该建议的目的旨在确保董事会可以于ESG事宜上发挥领导作用。董事会应监管ESG事宜以及商讨如何识别、评估及管理重要的ESG相关事宜(包括对企业业务的风险)。董事会参与ESG事宜也有助于促进董事会对有关事宜的理解以及问责制的落实。发行人披露其ESG管治架构可以让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更有效地评估其在ESG事宜方面的承诺和贡献,以及其ESG管治的质量。
汇报原则 – 发行人必须披露其甄选重要ESG因素的过程,包括如何识别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表述,发行人持份者参与(如有)的过程及结果,及选择重要ESG因素的标准
重要性评估是风险评估过程的一部分,从中公司可以重新和更深入了解哪些ESG因素会对公司业务、前景、资产价值、声誉等影响最大。由董事会决定ESG事宜的重要性符合上文所述管治架构方面的修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助公司进一步了解其合理的期望与自身利益,以及其所需要的资讯,而这也是重要性评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利益相关者而言,能够通过数据比较不同发行人的ESG资料从而可以评估公司的表现十分重要。为方便比较公司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发行人在数据计算方法及准备与整理相关资料时应用方法和假设的解释方面均要贯彻一致。规定要求披露标准及方法可提醒发行人在披露ESG数据时使用连贯一致的方法。
汇报范围 – 《ESG指引》规定ESG报告应载列报告所涵盖的发行人集团实体及/或业务范围
明确定义的报告范围和报告原则可以避免对ESG报告和ESG绩效由于对不汇报表现欠佳的实体或业务且不做解释产生的任何误解。而缺乏关于如何定义边界的披露可导致对发行人ESG绩效的错误评估。
气候变化– 披露识别及应对已经对或可能会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的相关减缓措施的政策,并要求发行人说明已经及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以及其应对的行动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而且影响到许多行业的发行人(即使不是全部板块),并可对发行人长期持续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按转型风险及实体风险大致划分,前者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及市场行为的变动,可能会增加经营、合规及其他成本,后者则包括旱灾、水灾、强台风、以及持续酷热等可能严重影响发行人业务及经营的自然灾害。这些都是发行人ESG报告中应该考虑的范围。
目标 – 要求披露对环境表现所设立目标的描述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有特定目标并要求披露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步骤将促使发行人仔细审查和完善其战略体系,并最终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绩效提升。
温室气体排放 – 要求披露范围1和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温室气体排放的修订旨在提高发行人的环保意识,增加排放量数据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以切合投资者及其他持份者的期望。
社会关键绩效指标 – 披露责任提升为“不遵守就解释”
社会关键绩效指标与环境关键绩效指标同样重要,无轻重之分,甚至对于部分发行人而言,社会关键绩效指标可能更为重要。须注意的是,若发行人认为任何社会关键绩效指标不重要,如实解释即可,无须作无关的披露。
雇佣类型 – 要求披露全职及兼职的雇员人数
死亡率 – 要求披露过去三年(包括汇报年度)工作相关伤亡数量及伤亡率
披露过去记录有助于发行人审视其安全政策,也为投资者及持份者提供有用资料。
供应链管理 – 要求描述有关识别供应链每个环节的环境及社会风险惯例,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和描述在挑选供应商时采用环保产品及服务的惯例,以及相关执行及监察方法
客户、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逐步意识到并愈来愈关注公司是否 遵循一个“可持续化的业务模式”。而一个可持续商业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供应链管理。要求披露识别及监察与供应链有关的环境及社会风险的惯例,有助于提高发行人对其采购惯例所牵涉ESG风险的意识,同时更好地帮助投资者评估发行人的供应链相关风险。
反贪污 – 新增关键绩效指标,要求披露向董事及员工提供的反贪污培训
反贪污是ESG汇报中的重要一环,而给予董事及员工的培训对打造公司内部良好企业文化和道德准则至关重要。
此外,ESG指引鼓励发行人寻求独立验证,以加强所披露ESG信息的可信度。发行人应在ESG报告中清晰地描述验证的水平、范围和所采用的过程。

如今随着负责任的投资项目愈来愈多,管理层、投资者、评级机构及其他分析师都将ESG资料连同财务资料一并研究并做出有效决策。因此,发行人于ESG报告中所披露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经过第三方验证的ESG报告自然可以提高资料的可信度以及读者对ESG信息的信任感,让其可以大胆地利用相关数据做出决策。
为了应对香港交易所ESG指引的修订,发行人应更加关注ESG报告中的董事会包容性,包括建立ESG管理体系、确定ESG相关风险以及设立缓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此外,分析气候变化对商业营运的影响对调整发行人调整期营运实践和战略发展亦至关重要。
强制要求在报告中解释报告范围和报告原则,包括决定选择哪些实体或业务被排除在ESG报告之外的完整过程,以及发行人如何在编制ESG报告时如何应用报告原则的相关说明和解释。
气候变化的影响应由董事会评估。其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分析并管理潜在风险。旨在减少环境影响的目标设定对于解决ESG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同样很重要。因为追求更完整全面的ESG汇报,准确的数据以及在ESG报告中阐明计算过程的方法,例如应用数据的来源则显得十分必要。因此,为了量化目标实现的过程,数据收集则会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社会关键绩效指标,发行人应该不断追踪跟进员工的数量和组成,以及伤亡率和事故率,例如披露包括全职和兼职员工的就业类型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伤亡人数和伤亡率。
供应链应包括如何识别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描述以及促进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做法。对于反贪污部分,则引入了新的关键绩效指标,要求披露向董事和员工提供的反腐败培训信息。
一般而言,随着ESG信息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以及ESG投资市场的快速增长,ESG报告将于投资决策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一个更加全面的ESG信息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披露将有助于发行人在同行中获得更为显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