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 现在掌握未来”论坛 

积金局全力引进绿色基金   

  • 作为本港退休保障制度,强积金制度跟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ESG)有本质性的共通点,都是长线、放眼于未来,因此应追求稳定且长远的投资。
  • 积金局副主席及行政总监罗盛梅表示,本港强积金制度有440万名计划成员,当中三分一投资于港股市场,当成员对ESG投资的需求上升,将驱使业界开发更多绿色强积金产品,对推动绿色金融有重要作用。
  • 积金局在今年批出了首只以ESG为主题的紧贴指数集体投资计划基金,期望往后会有更多相关产品面世,为成员提供更丰富的绿色强积金产品选择。
  • 从投资回报角度看,ESG表现欠佳的企业长远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风险,因此有必要把ESG因素纳入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她亦深信当ESG概念日渐受到重视,绿色强积金产品会更受到成员欢迎。

提升ESG报告质素 加深投资者了解    

  • 香港会计师公会早于2000年筹办最佳企业管治大奖,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江智蛟表示,多年来担任大奖评审,见到上市公司的ESG报告质素参差不齐。
  • 他认为原因在于管理层没有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的发展策略中;虽然不同行业对报告有不同需求,但总括而言,好的ESG报告要有高度可信性,以及提供足够数据供投资者参考。社会价值不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唯有透过ESG报告,才能向投资者讲述公司发展的理念。
  • 对于ESG报告,佳兆业集团联席首席财务官孙暐健认为是与投资者沟通及交流的机会,透过报告讲述公司的故事与未来发展。
  • 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会长陈绮华认为,上市公司不应以交功课的心态应对ESG报告,因为一间公司的财务报表,只反映它过往表现,ESG报告才是反映公司未来可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即使公司财务表现十分理想,但管治方面做得不好,也难令投资者安心。

香港与大湾区

扩绿色金融生态 创港ESG领先地位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提到,ESG及相关的绿色金融,绝非空泛的崇高概念,与大家的民生亦是息息相关。
  • 许正宇指出,本地ESG生态圈渐趋成熟,除了环境保护之外,在社会责任元素方面,市场对其关注度亦愈来愈高。至于公司管治元素,香港对于该理念已拥有较多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果,尤其是本地的金融监管与企业管治水平处于较领先的位置。
  • 港府正积极推动本港成为区内的绿色金融枢纽,许正宇展望,ESG生态圈若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供应方、需求方,以及连接供需两端的数据信息供货商,三者共同合作。
  • 在增加供应之际,也要有足够的需求配合。香港质量保证局的绿色金融认证,则有助消除市场对绿色金融产品「漂绿」的忧虑。而港交所亦在今年成立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STAGE」,冀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绿色金融相关的讯息。

金发局做公私协作桥梁   

  • 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区景麟表示,金发局的定位是公私营机构间的桥梁,与监管机构和行业团体共同探讨ESG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建议给政府和监管机构参考。
  • 区景麟表示,公私营协力方面,不少欧美地区都视ESG为整体的发展策略,除了清晰政策及支持,私营机构的参与亦为关键。但这种思维在亚洲区内的金融机构未见普及,值得大家深思。
  • 区景麟直言,区内对ESG投资需求殷切,但在ESG投资产品以及优质讯息披露方面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亚洲不乏ESG讯息的披露,但披露质量差异很大, 不易作「比较」。因此香港必须「质量并重」,让香港的公司更能吸引国际投资者。

湾区建绿色金融中心 港宜把握机遇  

  • 中银香港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指出,绿色发展是「十四五」规划中重要部分,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逾2万亿美元(约15.6万亿港元)在绿色项目上,发展绿色金融乃当务之急。香港具备独特条件在内地发展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港宜把握当中的绿色金融发展机遇,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加强合作。
  • 中国目前在发展绿色金融上占领导地位,其中国内的绿色债券市场在近几年活跃度不断提升,去年共发行绿色债券近3000亿元人民币,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全球排名第一。
  • 在香港和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上,他认为,未来香港和大湾区可通过发行基准「绿色债券」、举办有关绿色金融及投资的全球会议、为绿色金融项目和证券设立「绿色金融标签计划」,以及培育绿色金融人才等途径,把大湾区打造为亚洲重要的绿色金融中心。
  • 王春新亦倡议,借助「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产业投资机会,设计出所需要的绿色债券品种,大湾区商业银行可依托其国际化布局,增加「一带一路」绿色债券的承销发行。同时以香港为平台,推进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绿色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港ESG投资蕴藏巨大机遇   

  • 联博固定收益执行总监及资深投资策略师梁文伟指出,近年投资者视ESG为必须考虑的基本面因素,甚至把ESG评分融入债券投资的流程,作为有效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前主席李锦荣也认同香港及大湾区的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愈加重视。根据早前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的研究,发现本地投资者普遍相信ESG投资可带来长远增长机会;内地投资者并非着眼于持续盈利增长,反而会看重ESG能否改善企业形象,从而刺激股价上升。
  • 为引导更多机构发行绿色贷款,香港质量保证局早前宣布推出绿贷「评定易」网上平台,为有意发绿贷的机构,提供简便快捷的网上绿色评定方式。
  • 香港质量保证局副总裁陈沛昌透露,如果想把绿色金融推展至更广阔层面,令更多不同规模机构也能推出绿贷项目,就需要更简便的工具来帮助完成整个流程,「评定易」网上平台遂应运而生,相信有助带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